招教 教研 教师生活 教学反思 班级管理 听课评课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儿?

学习 未知/阳光 2019-12-20   次浏览

  “同学们,记得今天晚上要打卡哦。”在某一班级群里看到一位老师这样说到。班级比较活跃的小孩儿开始在下面回应到,“有没有奖励啊,加小组积分吗?”“老师,我能不能少背一些呀?”

 

    每到期末考试前的最后关键复习阶段,就到了炸毛期,不是学生在担忧,而是老师们在焦虑。从分章节复习到专题复习,再从历年期末考试真题到做题方法技巧的讲授。下课铃刚要响,全体老师开始出动,纷纷踏着小碎步从办公室奔向教室,追在学生屁股后面连哄带威胁的要背书的债。各科老师开始研究班级课程表,看看哪一节有自习课,再问问音乐,体育,美术老师有没有结课,疯狂给班主任打电话要自习课。放学后,老师开始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打卡任务,在群里不停的提醒同学一定要记得打卡。

 

    看看学生的表现吧,当老师紧张的说再有三周就要考试了的时候,学生为了即将要放寒假而满脸的开心兴奋;当老师在他屁股后面要债的时候,他说“明天再背吧,放心吧老师,我一定给你考个好分数”;老师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占用音乐课为他们讲解考试技巧的时候,学生向你投来敌视的目光,嘴里念叨着“又占我们音乐课”;在群里提醒学生打卡时,他们向你要奖励。。。。。。

 

    我不禁思考,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情?想起上节复习课,班里一个平常尤其调皮小男孩问我:“老师,如果我考好了,你给我发张奖状吧,我妈说了只要期末我能获得奖状,我想要什么就给我买什么”他们认为在为我们学习,在为父母学习,学习了是在给我们面子,学习是在为我们打工,我们需要赋予他们报酬,成绩也是为老师所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怪的现象?

 

    首先,我认为是学生内驱力不足,没有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更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也就自认为来学校上学就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其次就是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尤为重要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比如自信心的树立,行为习惯的养成。再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的更多的方式是表扬,而不是鼓励,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就会为了讨好我们而学习,为了获得奖励,礼品或积分而积极举手发言,失去了内心真正的声音,而且会变本加厉的提高要求,一旦我们不能满足他们所想要的奖励,他们就越加放肆,再也不会配合我们的课堂,乱糟糟的课堂会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作为父母,从小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孩子坚定自己的目标,树立远大梦想,让孩子有汲取知识的愿望,真正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应该更多的对孩子进行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教研组在一起应该跳出知识层面的讨论圈,更多的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更关注孩子的过程性评价,对孩子进行鼓励性的语言,而不是仅仅表扬一下,给予一些物质的奖励。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情,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Baidu
map